|
我們做父母的教小朋友都是遵從別人教我們的方法,我們的父母怎麼教我們,我們就怎麼教自己的小朋友。然而當時間久了,我們必須要有所進步,例如以前爸媽只教我們做人要如何努力和盡力,這當然沒錯,但時間久了,努力和盡力聽得多都會厭,當我們長時間做不了一件事時就會想放棄,因為人一般都是偏向懶惰的,尤其是對於自己沒興趣做的事情就更難提起意欲去努力和盡力。
$ z7 d3 p' z* _# F+ n9 l
- c5 }& A! x0 C! S對孩子設身處想 設目標要看現實
5 k" h, k+ H' E" ~( J4 o" h. O1 G
4 Y W3 r* S) T+ Y, y我有專注力失調,故對於沒興趣去做的事情尤其難提起興趣和力量去做,就如你沒有心情的時候,要你做一件很複雜的事,你一想到當中的過程有多繁複,你都不會提得起勁去做。又如你作感冒時手軟腳軟,但卻要你登上面前一座山的山巔,當中要走過一條過千級的樓梯,單是看已令你想放棄,在這情況下,再怎麼說你要努力和盡力,應該都很難讓你真正動起來。
, R0 T6 l7 c( ~. P! j
6 S, q1 C% w! V1 a$ Y o! @- ^單說努力和盡力是無補於事3 `, a' i. y; M
& Z8 H/ D/ O: g, U
所以單是用努力和盡力去成為一個小朋友的座右銘並不足夠,如果孩子有興趣或精力旺盛,他自然不用你分付都會自己去做,要額外加把勁去做的一定是他不想做的事,又或者是已接近氣餒,將要放棄的時候。( a4 Z* r u& f, A$ F- i
% p1 [) W4 _7 A \
所以,一定要用另一個方向去教他,那就是不求盡力,只求用力!
. N0 U: x9 h5 F' [7 O& B4 a: s2 B0 t5 c( k# T
不求盡力 只求用力 一步步陪子女實踐
/ p4 `9 W) t8 E: K8 r1 c) k' d. T2 k( d1 ]
盡力的是意思是出盡全力,而用力的意思是只要肯去做就已足夠。回說剛才要上山之巔的例子,如果你將著眼點放在那千級樓梯上,你自然會想,那麼多級樓梯,何時才能走完?於是你會很想放棄。但如果你將著眼點放在只求用力踏出向前的一步,今天行一步,明天又行多一步,每天逐少增加,總有一天你會走完所有樓梯級。用這種想法,於你疲累的時候、無力的時候、或者要面對不感興趣的事的時候,你就會更加容易走出第一步,然後你就能逐步增加並邁向成功。
! M9 D: u3 P. @- K
. Y* D& G% P0 B8 F# G4 {1 o! ~對孩子目標要設得貼地" l# P2 e/ r4 o. x5 S6 W! H/ j. S
1 K9 @# A: J! X" H3 ?0 o$ {- `' F: w
同樣,教小朋友做人都能用同一方向,你要他成為能救全世界的偉人,這當然像立即登上山之巔般困難,所以你可以改為跟他說不必成為偉人,只要一生不做壞事,做個好人,那就已很好。這樣聽起來自然容易很多,一生做好事以成為偉人,何其困難,但只要不做壞事及避開各種壞主意,他輕輕鬆鬆已是一個大好人。
+ q3 a$ n8 M* C: b1 L* s. ?; x7 ^# t/ [( x: x3 m% `, [& x
無需一步登天 一步步實踐就能走近目標
' J7 L# B# d& b9 i, l* J" U# ^$ g- A& m4 z& J
所以,若然他上課時經常聊天或作弄同學甚至會破壞公物,你不要要求他成為模範生,你只要要求他試著每次想做壞事時都叫自己不要,慢慢將陋習改掉,他就和普通學生沒有分別,然後當身邊的人開始稱讚他,漸漸他就會由壞學生變普通學生再變好學生,因為不做壞事其實就已經是好學生了。
# }7 [% s6 q A1 y6 q" x! Q8 n8 `
來源:SundayKiss |
|